查看原文
其他

耳边一直有蜜蜂飞过,小心!这是“温柔的警告”

市一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-12-16





36岁的王女士(化名)一直从事外贸行业,最近一段时间公司业务繁忙,基本上每天都得忙到凌晨才能休息。半个月前,她出现发作性头晕,严重时天旋地转,而且伴有耳边嗡嗡声,有时打电话听话费劲,感觉声音遥远、听不清。王女士一开始觉得这不是什么大毛病,自己平常身体不错,些许不适可以忍受,估计过几天就能自愈,便继续坚持熬夜加班。但半个月过去了,她依然时不时出现头晕、耳闷的情况,还一直出现“嗡嗡”的耳鸣,睡都睡不好。这才开始担心的王女士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,做了CT和电测听等检查,排除了其他原因导致的头晕及听力下降,最终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。







01突发性耳聋,治疗时间上耽误不得

“突发性耳聋越早治疗,效果越好,应按急症处理”,为王女士诊治的神经内科张灏副主任医师说:“突聋的主要症状比较明显,主要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,可伴有耳鸣、耳堵塞感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等,一旦发病,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,不能耽误。”

张灏介绍,根据纯听域测定的结果来划分,突聋可以分为低频型、中频型、高频型、平坦型、全聋型及其他型,不同类型的突聋病因及预后情况不一样。

一般而言,全聋型、高频型、平坦型痊愈率较低,最佳治疗时间为三天内,应尽早开展积极治疗。如果能在发病的三天到一周内接受治疗,大多数人的听力是可恢复的;如果发病超过一周再治疗,只有约5%左右的患者可恢复听力;如果时间超过一个月,治愈的难度就很大了。

像王女士,因为耽误了约两周的治疗时间,后续经过了长时间的药物治疗,才挽回了大部分听力。





02病因未明确,年轻人也要注意保养

目前约90%的突发性耳聋病因不明,常见的原因包括血管性疾病、病毒感染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传染性疾病、肿瘤等。一般认为,精神压力过大、情绪波动、生活不规律、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诱因。

中老年人发生突聋的概率会更高一点,老年人抵抗力、耐受力相对下降,而且很多老年人属于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的“三高”人群,容易发生斑块脱落引起内耳血管栓塞,突发性耳聋、眩晕、耳鸣主要以这些人群为主。然而,现在的年轻人,工作压力大、作息不规律,甚至有些人烟酒无度,使得年轻人发病率上升。尽管突聋不是一个致死性疾病,但如果不及时治疗,留下的后遗症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。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,要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,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,应该减少噪声刺激,增加锻炼以提高自身体质和素质、增强抗压能力。


03治疗多方式,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

目前治疗突发性耳聋主要靠药物治疗方案,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、营养神经、抗凝等药物。在治疗过程中,如果听力完全恢复就可以停药,如果治疗效果不佳,可以视情况延长治疗时间。除此之外,高压氧治疗也可作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的补充治疗手段。对于使用各种治疗方式但最终效果仍不佳的患者,待听力稳定三个月后,可以根据听力损失程度,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,作为最后的补救措施。张灏特别提醒,一旦发生突发性耳聋,患者在及时就医的同时,还要注意休息、放松心情,避免劳累、调整睡眠、清淡饮食。切不可像王女士一样继续带病熬夜和工作,这样做不仅不会让疾病自愈,反而会加重病情。

采写:林彩秀    编辑:润涛



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,版权归医院所有

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

如需转载,请留言申请,转载请注明出处





精彩推荐


寻梦起航,“职”得期待!2023年浙大市一医院招聘现已开启!
市一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”专题学习会
50%以上的糖尿病可预防!市一医院开展“糖尿病日”主题义诊活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